今天是2015年3月5號,是中國傳統農歷乙未羊年元宵佳節。
“萬家燈火元宵鬧,一碗湯圓瑞氣盈。”
今天,記得回家吃頓團圓飯吧,至少給家里回個問候。愿人員兩團圓!
3月5號,也是中國的雷鋒日,在欣賞月亮的同時,也可以多幫助別人,出行中,垃圾等該放在哪里或者隨身帶走、禮讓,體諒環衛工人的工作等等,都是一些細節,這些都能更好地提升我們在外的形象。
也借此佳節之計,泉州環宇通公司攜全體員工向大家致以誠摯的問候,祝愿大家:元宵節快樂!
貼心小Tip:
元宵節的解釋:
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,又稱為“上元節”(Lantern Festival),上元佳節,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,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。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。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。漢武帝時,“太一神”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。(太一:主宰宇宙一切之神)。司馬遷創建“太初歷”時,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。正月是農歷的元月,古人稱夜為“宵”,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。又稱為小正月、元夕或燈節,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。
在漢族古俗中,上元節(元宵節)﹑中元節(盂蘭盆節)﹑下元節(水官節)合稱三元,都是非常傳統重要的節日。
吃元宵、賞花燈、猜燈謎是幾項重要的元宵節民間習俗。
“十五的月亮十六圓”
6日2時5分的月亮是最圓的:繼甲午馬年之后,今年的元宵夜是“十五的月亮十六圓”。受地月距離影響,今年的元宵月有點“小”,最圓的時刻就出現在3月6號2時5分。
不過,小編溫馨提醒,無論是外出觀賞花燈還是在家欣賞月亮,都要注意保暖,注意防范雨雪天氣導致的路面濕滑等不利影響。PS:今天泉州有點冷,小編還是準備帶被子出門賞花燈。
吃湯圓,記得不要任性哦
通常元宵(湯圓)的餡料是含有大量油脂和糖分的,對于糖尿病人、糖代謝異常和高血脂等疾病患者來說,食用后負擔較重。元宵的熱量本身也很高,其中的黑芝麻、五仁等傳統餡料,熱量尤其高,愛美的女士請保“重”哦。此外在烹煮的方式上,也以水煮為宜,應盡量避免油炸。
元宵(湯圓)中的糯米一般較難消化,老年人和腸胃不好的人應盡量少吃。在吃的時候,可搭配一些易于消化的蔬菜水果,并且在食用后飲用一些元宵湯或其它溫和的飲料,來促進消化的作用。
此外,元宵(湯圓)在長期冷凍后口感和營養含量都會下降,并且多食對身體不利,盡量不要將元宵(湯圓)作為正餐或者夜宵食用,最好是要吃的時候再買。
元宵、湯圓,傻傻分不清?
元宵是滾出來的,湯圓是包出來的,這次可不要記錯了??!
(本文來源:人民日報、新華網和百度百科)